风水文化 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> 风水文化

浅释生在苏杭,死葬北邙的真谛

浏览次数:1861 发布时间:2018-01-06 15:20:04

浅释生在苏杭,死葬北邙的真谛

--来自<朝阳陵园资料库>



    邙山又名北邙,横卧于洛阳北侧,为崤山支脉。东西绵亘190余公里,海拔250米左右。邙山是洛阳北面的天然屏障,也是军事上的战略要地。白居易诗:“北邙冢墓高嵯峨”。俗谚说:“生在苏杭,死葬北邙”。 邙山是古代帝王理想中的埋骨处所。那邙山究竟是一个怎样神奇的存在呢?这还得从一个传说故事说起。

   从前,地上没有黄河,西边是高山,往东是平地,再往东是大海。

    有一年夏天,不知道从哪儿来个黄水怪,会喷黄水,喷一口黄水就能淹几千顷地。它东喷一股子,西喷一股子,淹得房倒屋塌,庄稼绝收,可把老百姓害苦啦!

老天爷知道了这件事儿,就派天兵天将把这个黄水怪拿住,压到西边一座大山底下,老百姓才又过上安生日子。

天上有个神通广大的蟒神,喜欢人间的景致,不断下到人间游山逛景。有一天,蟒神来到这座大山游玩,看见山下压着个黄水怪,上前问它是咋回事儿。黄水怪很委屈地把自己的事儿给蟒神说了一遍。求蟒神发发慈悲救它,说是只要把它放出来,它一定好好给老百姓办事儿,哪儿淹了它就把水喝干,哪儿旱了它吐水浇地。蟒神看它怪老实,就信了,驾云回到天宫,求老天爷把黄水怪放出来。

这蟒神是天上的大神,老天爷很看重他。他替黄水怪讲情,老天爷想答应他,又担心黄水怪说话不算话,低着头半晌没有吭声。蟒神看出了老天爷的心思,就说:“您不要担心,黄水怪出来再作恶,我就收拾它,保险没事儿!”

老天爷准了蟒神的情,就答应把黄水怪放出来。谁知道那黄水怪一放出来,马上又乱喷黄水。蟒神一见,又后悔又恼火,赶忙就去捉拿它。黄水怪赶忙往东逃窜,跑着喷着黄水。眼看黄水怪就要跑出山窝来到平地时,蟒神慌了,眨眼变成一座大山,压住了黄水怪半截儿身子。黄水怪挣不开身子,变成了一条大河。人们把蟒神变成的大山叫“蟒山”,把黄水怪变成的大河叫“黄水怪河”,就是现在的邙山和黄河。

从邙山往西,黄河一般不开口子,河身也没有多大变化;从邙山往东,因为黄水怪光想挣脱蟒神逃跑,河身时常南北滚动,给下游造成很多灾难。因为邙山是蟒神所变,蟒蛇就是小龙,因此汉朝皇帝死了都葬在邙山。

   邙山,地势起伏平缓,高敞而空旷,中间高而四周低,黄土土层深厚,黏结性好,坚固致密,渗水率低,周围河流潺潺,是理想的营茔之所。历代达官贵人以能在此安葬为荣。邙山古墓葬有数十万之多,号称“无卧牛之地”,其分布之密、数量之多、延续年代之久,堪称中国之最。

   邙山陵墓群已经探明的帝陵包括东周时期的王墓8座,东汉帝陵5座,曹魏帝陵1座,西晋帝陵5座,北魏帝陵4座,五代后唐帝陵1座。是中国埋葬帝王最多、最集中的地方 。东汉帝陵分别是光武帝原陵、安帝恭陵、顺帝宪陵、冲帝怀陵、灵帝文陵;曹魏帝陵为文帝首阳陵;西晋帝陵分别是宣帝高原陵、景帝峻平陵、文帝崇阳陵、武帝峻阳陵、惠帝太阳陵;北魏帝陵分别是孝文帝长陵、宣武帝景陵、孝明帝定陵、孝庄帝静陵;后唐帝陵为明宗徽陵。

   这24位帝王有的在历史上曾叱咤风云,其中有大名鼎鼎的东汉开国皇帝光武帝刘秀、以迁都促进民族大融合而青史留名的北魏孝文帝;也有的一闪而过,仅在历史中留下一个模糊的背影,如汉冲帝刘炳,他2岁即位,3岁即崩,在位还不到一年。